在化妆品营销市场,品牌、代理商、门店之间,从早期的“歃血为盟”,到如今的“三国演义”,每时每刻都上演着纠缠不清的故事,在上游供应链也存在着这样妙趣横生关系。
包材贸易商角色一直饱受争议,包材贸易商、品牌用户与包材工厂之间,三者上演“爱恨情仇”的一出好戏,品牌到底要不要去中间化直接与工厂挂沟,特别是小批量的订单,找大工厂不接,小工厂不爱的情况下,优质的贸易商就成为了最好的“接盘侠”。
存在即是合理,包材贸易商的“起源”
包材贸易商,他们是包材供应链环节中重要一环,起到行业中业务关系、产品信息、关系资源的有效流通作用,他们是包材工厂重要的业务伙伴,承担了工厂组织中的设计、企划、营销、客服等功能。
包材贸易商的角色,本质上也是包材供应链中的服务角色,他们分担了传统包材制造商的业务延伸能力,也让很多没有设计、营销能力的专业制造工厂,获得了发展。目前,很多贸易商都具备设计、企划、营销推广、仓储与库存管理能力,为品牌方提供良好的设计方案与服务,为品牌方的需要,设计出符合他们要求的私模,经过代工厂的加工提供给品牌方。
对于一个包材贸易商来说,它不会只卖一个工厂的产品,而是会选择许多家工厂组成一类或者多类产品进行销售,甚至一种产品它就会选择多家工厂多种规格,这样组合起来进行销售,那么对于采购商客户来说,他们具有了更多的选择,而不再局限于一家工厂一种产品上面。
江门敬记塑胶厂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刘旦表示,贸易并不是工厂的代理,而是独立的一个公司机构,贸易公司从工厂拿到货以后,一般是有自己的仓库存储的,然后再慢慢消化这些库存。
因此,对于受时间成本困扰的品牌客户而言,找贸易商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品牌需要快速买到产品,而不是等工厂的生产,时间对于他们来说就是金钱,就是收益。这也是贸易商这些年来在市场上存在的价值之一。
有“利”便有“弊” 推进三者供应链的发展才是当下关键
尽管贸易商在三者关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但是仍有很多终端品牌用户为了降低采购成本,希望跨过贸易商直接找工厂,去中间化,这着实让很多包材贸易商苦恼,甚至有的贸易商直接转型,开了自已的工厂。广州市鸿志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波告诉记者:“这与品牌、代理商、门店三者之间的关系差不多,因为价格战的影响,现在越来越多的门店老板希望直接和品牌方谈生意,撇开代理商而获取更低的进货价格。”
除此之外,部分不遵循“市场规则”的贸易商也对整个环境造成一定负面影响。一般而言,在交易的过程中,贸易商合法赚取自己的劳动所得,服务品牌方,按照比例加价是合法合理的。但记者通过调查发现,部分贸易商为了谋取较高的利润将产品加价销售,导致品牌方的采购成本过高。第二点,部分贸易商的交货期不稳,这里存在一些贸易商与工厂之间的沟通问题,以及工厂订单量排期和运作效率不协调,又或者是原材料涨价等,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品牌方的市场计划受到影响。第三点是市场上极少贸易商的售后服务相对工厂方较差,介于以上情况,品牌方就只能去中间化,直接找工厂谈生意。
因为包材贸易市场上出现的这些个别问题,导致了部分品牌商与包材贸易商存在隔阂,而从某个层面来看,这个隔阂也是工业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的一个阶段。对于这些“个别”贸易商而言,如果他们不自己加以改进,势必在时代的发展下,面临着淘汰的风险。而对于严格遵循“市场规则” 的贸易商而言,要做的便是在“做好当下”的同时,不断优化。
杭州全为包装印刷有限公司大客户经理朱绍辉表示,当下三者发展的关键应该是:厂商、贸易商、品牌形成战略合作关系,三点一线,共同推进整条供应链的发展。确切点说,工厂是定位产品,品牌是定位市场,包材贸易商则是这二者之间的纽带。
虽然包材贸易商与工厂都可以服务于品牌商,但他们之间既有相同点,又有各自优势。并且因各自特征与区别在市场竞争上有着不同的生存空间,包材贸易商一般比工厂更有市场敏锐度,比工厂更了解客户需求,而工厂则有着强大的生产力与价格优势,在产品方面更具有专业性,再加上工厂的不断自我完善,质量品质也是越做越好。而当这两者同时服务于品牌商时,品牌商自然而然会有更好的发展,如此,三者之间只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。
包材贸易商未来转型新思路
贸易商的角色,在去中间化浪潮中,会受冲击,但绝不会因此消失,因为贸易商角色也在进行功能进化,从功能单一型,往库存型,再往研发型、专业服务型转型,全方位的升级转型,随着时间的推移,“功能单一型”的贸易商将逐渐被淘汰出市场,而具备库存形、研发实力与专业服务的贸易商将崛地而起,为品牌方提供系统化、便捷化的服务,成为包材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未来的包材制造链中,精细化分工会更加明确,工厂专注制造与技术支持,贸易商专注市场与服务,同时为工厂提供客户需求的最新信息,让工厂第一时间进行产品改善与升级,这实则为贸易行为的一种升级与转型的新思路。
品牌方去中间化,加紧了贸易商的升级转型,经过“涅槃重生”之后取而代之的将是以制造服务商的角色出现,并取得商业利润,他们将不是靠传统单方面的“价差”形式,而是与工厂共同服务客户,分享产品利润。存在即是合理,随着时间的推移,越来越多的新型制造服务商会融入供应链环节,结合互联网平台,开创全新的供应价值产业链。